(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标题:助力孩子实现“能上学”到“上好学”的跨越(引题)
教育公益赋能良好的县域教育生态(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于忠宁
县域教育是中国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难点领域,不少地区依然还未实现从“能上学”到“上好学”的跨越。因此,如何为县域教育赋能,回应县域教育诉求,解决县域教育问题,成为许多教育机构、教育公益组织探索的方向。
日前,第七届中国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围绕公益资源与县域在地需求的适配性以及县域模式中公益项目如何扎根两个关键话题,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讨论。
田字格实验学校总校长、贵州正安县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校长肖诗坚分享了田字格的县域经验。“我们是六年前开始扎根在一个县的一个点,从一所村小开始做县域模式的探索,从课程到文化到制度,进行全面改革。改革的出发点是要寻找一种适合乡村的教育模式。”伴随模式的逐渐成熟,田字格开始了更大规模的探索。在一个县做了37所学校,覆盖全县所有村小,其县域模式的思想逐步建立。据介绍,2022年,其明确了1+n的县域模式,以一所示范学校作为一个培训基地,为乡村老师提供培训和体验课堂的机会,以辐射n所学校。
赋能县域教育,要解决的不仅是一所学校的问题,而是要建立明晰的公益项目模式,推进社会力量和行政力量结合,进行多元社会治理,共同构建有活力的县域教育生态。具体实践中,公益服务如何更有效地嵌入县域教育体系,融入当地的教育生态?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教育发展项目部主任韦丹丹认为,“其一是回应当地的需求。当下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从‘能上学’转变为‘上好学’,项目重点应集中在提升学生学习条件上。其二是注重内生动力。需要鼓励项目县自己进行传播推广。其三是注重多方合作。应该链接多方资源,保证政府、社会等力量相结合。其四是注重可持续。这体现在本土人才的培训上,希望当我们撤出去时,这个项目还能够在当地继续实施。”
在探索教育公平时,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的做法则是以单点培训构建体系,推动教育系统性问题的解决。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李佳琛表示,项目主要关注对校长发展的支持、对骨干教师的赋能和培训、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以及对在地政府、教育部门的影响,“我觉得这四个方面都要做到了,县域教育可以真正发挥作用”。
广西桂林市龙胜县委常委、副县长周晓华认为,在乡村振兴的战线上,党政、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力量缺一不可。他表示,“在政府与公益机构的合作中,公益组织通过柔性的工作唤醒教师的内驱力,解决了行政安排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这一层面双方能够互相补足;此外,双方可以整合资源,共同达到在某一学科或学生素养发展领域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双方能够共同解决乡村人才培养的问题。只有培养了扎根在乡土的人才,才能真正解决乡村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