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结束,在港上市内资房企陆续交出2022年答卷。
整体表现大概是“最差的一届”了。
2022年,已发布年报的69家内房股企业,总营收约3.19万亿元,近七成房企营收下滑;净利总额-170亿元,盈利的企业不足一半。
【资料图】
从营收规模来看,2022年,69家内房股企业总营收约3.19万亿元,平均营收461.87亿元。内房股“营收王”易主,万科企业以5038.38亿元夺魁;碧桂园以4303.71亿元居第二,与万科企业相差734.67亿元;龙湖集团以2505.65亿元位居第三,为近年首入三甲。
期内,营收超2000亿的内房股企业还有华润置地,为2070.61亿元;而中国海外发展、绿城中国、新城发展这三家企业营收也破了千亿;建发国际集团年度营收996.36亿元,距离千亿一步之遥。
2022年营收增速较上年明显放缓,仅有3家内房股房企2022年营收规模实现倍增,共5家房企营收增幅在50%-100%之间。
48家房企2022年营收下滑,占比近70%,同比去年,营收下滑房企数量倍增,有15家房企营收跌幅超40%。
从净利润来看,2022年,已发布年报的69家在港上市内资房企,总净利为-170亿元。实现盈利有33家房企,占比不到一半,净利总额为1905亿元;36家房企年内亏损,亏损金额累计达2074.97亿元。而去年同期披露数据的79家内房股企业中,仅9家发生亏损。
2022年,万科净利润为375.51亿元,从去年的第三名跃居榜首;龙湖集团净利328.23亿元,从去年的第五名上升至第二名;华润置地实现净利润323.7亿元,跻身三甲,同时以280.91亿元的成绩,跃升至归母净利榜榜首。
2021年位列归母净利榜首的中海,今年排在第二名,龙湖集团紧随其后。2022年共有4家在港上市内资房企归母净利超百亿。
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在内房股企业整体亏损了170个亿的情况下,少数股东们仍然取得正收益。
年内,69家内房股少数股东合计分走利润461亿元。
12家房企少数股东损益占比超过50%,包括路劲、中骏集团控股、招商局置地等。
以路劲为例,少数股东损益占比高达208%,期内股东应占亏损4.95亿港元,永续债持有人和少数股东应占溢利则分别为5.37亿港元和4.17亿港元,利润基本都被少数股东和永续债分走。
现金方面,2022年,69家房企“囤钱”1.08万亿元,万科手握1344.25亿元现金跃居榜首;碧桂园以1282.81亿元位列第二;中海位列第三,现金余额1103.06亿元。
2022年仅有8家房企现金实现增长。大悦城地产、首创钜大、天安位居现金翻番,排在增幅榜前三位。跌幅超过70%的房企有7家,其中上坤地产、天誉置业的跌幅超过了90%。
“现金为王”已不仅仅是口号。即便财报上房企账面现金充足或现金量持续增长,依然不能完全避免短期流动性风险的发生。
据乐居财经统计,截止2022年末,内房股企业短债占比均值为41%,较2021年提升3.8个百分点,短期偿债压力仍在上行。
2023年前三季度,房企将迎来一波大规模偿债潮,到期债券总规模达到5528亿元。为应对潜在的债务风险,不少房企主动调整债务结构,降低短债的比例,以提升企业财务安全壁垒。2022年末,短债占比低于10%的“优等生”,从去年的5家扩大到8家,包括龙湖、中海、建发等龙头房企在列。
编辑:黄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