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
#今年来北方最大规模沙尘来袭#
这一话题冲上热搜
(资料图)
引发关注
3月10日以来
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等
北方多个地区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
局部地区有沙尘暴
受外来沙尘影响
22日6时
北京已达严重污染
沙尘暴黄色预警!
北京已达严重污染
中央气象台3月22日06时继续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
受冷空气大风影响,预计3月22日08时至23日08时,新疆南部、青海北部、甘肃中南部、宁夏、内蒙古大部、陕西大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黑龙江中西部、吉林中西部、辽宁、山东、河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湖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内蒙古东南部、北京、天津北部、河北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沙尘暴,局地有强沙尘暴。
根据22日早6时的实况数据,北京市空气质量已达严重污染水平。
北京市气象台22日5时40分升级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目前本市已出现明显沙尘天气,预计当前至22日中午,大部分地区最低能见度小于1000m。
不过,在西北风助力之下,对华北地区来说,沙尘过境速度很快,预计北京午后能见度就会明显好转。
据实况监测显示,北京的沙尘影响从今天凌晨3点左右开始,今天早上7点,北京全市平均PM10浓度为1630微克/立方米,抵达峰值,达到6级严重污染水平。目前大风沙尘影响仍很明显,截至上午9点,北京山区阵风在8级左右。
据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介绍,此次带来沙尘天气的系统蒙古气旋位置偏北,东北地区的沙尘影响广、强度强,对华北地区来说,在西北风的助力之下,沙尘过境速度较快,预计北京午后能见度会明显好转,大部地区能见度将提升至4~5公里左右。
气象部门提醒,目前沙尘对北京的影响还在继续,公众外出注意防风防沙,驾车注意交通安全,控制好车距,减速慢行。
除了北京,北方多地
正在经受大风沙尘天气
⬇️
20日午后,甘肃高台遭遇大风沙尘天气。来源:中国天气网
冷空气带来大风降温
今年来北方最大规模沙尘来袭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21日至23日,受冷空气影响,西北地区东北部、内蒙古、华北、东北地区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6级偏北风,阵风7-9级,上述地区大部有4~6℃降温,部分地区10℃以上,并伴有较大范围的沙尘天气。
21日,银川、包头等地空气质量出现严重污染,其中兰州、西宁等多个城市空气质量指数爆表。
21日至22日,沙尘影响将向东扩展,内蒙古、陕西、山西、京津冀及东北地区中西部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北京沙尘天气的主要时段为22日凌晨至上午时段,早高峰出行或受影响。这将是京津冀今年来第三次沙尘天气,也是北方最大规模沙尘过程。
沙尘影响具体时间表如下:
到22日上午→陕西中北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黑龙江西南部、吉林西部、辽宁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内蒙古中西部的偏北地区有沙尘暴,局地有强沙尘暴;
22日中午前后→开始影响河南、山东等地;
23日白天→沙尘天气逐渐减弱,影响趋于结束。
在经历了两场沙尘天气后,
不少北京网友想到了2021年3月15日的沙尘暴。
有人表示,
过去数十年里,
沙尘暴似乎很少见到,
怎么又回来了?
为何今年北方沙尘天气如此频繁?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张娟介绍,3月以来,我国北方大部降水偏少,蒙古国和我国西北地区等沙源地气温显著偏高,地表基本无积雪覆盖,一旦有冷空气入侵,极易造成沙尘天气。
不是所有沙尘天气都叫沙尘暴
每当天空泛黄,空气中有尘土漂浮时,就有人认为:沙尘暴来啦!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沙尘天气都是沙尘暴。只有沙尘天气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称为沙尘暴。在气象学上,按照影响由轻到重,沙尘天气可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
沙尘暴,特别是特强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当沙尘暴来袭时,气象部门就会发布相应的预警。
根据现行的国家级预警发布标准,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沙尘暴预警分为三级:沙尘暴蓝色、黄色、橙色预警,预警颜色由浅到深,代表影响程度和防御等级越来越高。
一图看懂
“今年的沙尘天气,不能算沙尘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高鑫表示。
我国北方是沙尘暴多发的地区之一,沙尘暴的发生与我国所处的特殊地理气候环境密切相关。高鑫表示,北方的新疆、内蒙古和甘肃等地,以及临近的蒙古国地区广布沙漠和戈壁,季风区气候干旱少雨,植被稀少,每到强风天气,尤其是春季,容易频繁发生沙尘暴。
从上世纪80、90年代以来,我国的沙尘暴天气总体上呈明显减少的趋势。对此,高鑫称:
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等大工程起到了防沙治沙的效果;
另一方面也是西北地区气候由暖干向暖湿化转型带来的影响。
虽然近几年如2021年春季出现了强度大且偏多的沙尘暴,但并不能表明这几年的沙尘暴就比以前多了,“这两三年的变化和过去几十年相比,我认为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2021年应该算是偶发事件。”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吴成来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地表风速减弱、植被增加、土壤变湿是造成我国北方近20年沙尘暴活动减弱的原因,总体上看,气象要素变化是近20年沙尘暴持续减弱的主要驱动因子。
吴成来称,全球气温升高使得高-低纬度间的温度梯度减弱,从而导致风速减弱。同时,已有研究表明,全球温度升高有利于植被成长,特别是土壤湿度也增加的情况,可能是造成植被增加的重要原因。
另外,全球变暖可能会使得东亚雨带北移,从而使得我国北方变湿。因此,全球变暖可能是造成近二十年来东亚沙尘活动减弱的主要“幕后推手”。
但由于气候系统年代际变化的周期性,将来也可能会导致风速、土壤湿度等因素的变化趋势发生扭转,从而使得沙尘暴活动增强。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北方沙尘暴有所增强,如2021年我国北方就受到2次强沙尘暴过程的侵袭,影响极大。因此,综合来看,尽管未来全球变暖可能会导致沙尘暴活动继续减弱,但考虑气候系统的年代际周期变化特征,未来沙尘暴减弱趋势也有可能发生扭转。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也表示,沙尘天气变化趋势与全球变暖有一定关系。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春季北半球中高纬度纬向型环流发生的频率更高,冷空气势力总体较弱,有利于沙尘日数减少。未来,年代际尺度上总体依然有利于春季沙尘日数呈偏少特征,但在年际尺度上不排除仍有春季沙尘日数偏多的年份。
未来, 随着全球变暖进一步加剧,中国沙尘暴会出现怎样的长期变化?高鑫称,目前,这一问题的研究尚无准确结论,“从全球尺度来看,气候变暖不会改变沙尘暴发生的规律,但从某个小区域来看,比如气候变暖可能会导致冰川融水增加,一些沙源地的地表被固定,沙尘天气就会减少”。
种树管用么?
沙尘暴的形成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但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对于减缓沙尘暴的危害程度十分有效。
公开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1.64亿亩以上。“十三五”期间,累计建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108个,面积超过2657万亩;建立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53个、国家沙漠公园98个。
10年来,天然林保护建设近620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近1亿亩,京津风沙源治理6000多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近3000万亩。
三北防护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面积超过30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5.05%提高到13.57%,植被覆盖度从38%提高到56%,有效降低了风沙侵袭强度和频率。
国家林草局监测显示,2004年以来,我国沙化土地面积连续三个监测期持续净减少,沙化程度持续减轻,林草植被持续增加,风沙危害持续减弱,沙区生态状况稳中向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的土壤风蚀总量较2000年下降约40%,风沙危害明显减轻,固沙能力明显增强。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素表示,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上,防护林建设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通过植被根系固沙、蓄水功能,可以降低地表沙尘裸露面积,抑制、改善起沙条件,植被也可以减小局地的扬沙,但对整个风场的改善毕竟有限。
王素称,在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扬沙仍能被大风从未改造的沙漠中带起,在高空环流的带领下席卷我国北方。我们需要认识到,沙尘暴不能被根治,植树造林也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终极方案,不能百分之百解决我国的沙尘问题。防护林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科学治理仍然需要持续推进。
沙尘来袭!这份防护指南请收好
沙尘天气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对生态环境、部分设施农业也会造成一定影响。一旦收到气象部门发布的沙尘暴预警,请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减少沙尘带来的不利影响。
老年人、儿童、孕妇、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是敏感人群,沙尘天气时应尽量避免外出,如果发生慢性咳嗽伴咳痰或气短、发作性喘憋及胸痛时均需尽快就医。
来源:东方网综合中国天气网、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新闻社、中央气象台、中国天气网、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夏小夏、董俊成
审稿:钱程灿